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日期:2025-03-17 18:05  来源: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2024年以来,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赴新疆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乡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实,不断推进色格孜库勒乡法治体系和法治能力现代化,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法治宣传效果,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一是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法治宣传栏、文化墙等传统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法治建设成果等内容。并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账号等,发布通俗易懂的法治案例、法律解读小视频,提高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2024年每周开展一次法律宣传,全量覆盖四类群体人员,培养法律明白人52人,学法示范户69户。二是针对农村群众、青少年、企业经营者等不同群体特点,开展精准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治进万家”活动,组织志愿者走村入户送法上门,


为群众答疑解惑,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通过主题演讲、模拟法庭等形式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组织企业法治培训,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每周一次对特殊群体进行宣讲。

(二)依法履行职能,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对涉及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充分征求意见、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科学合法,防范各类法律风险,提高决策质量。二是督促乡属各执法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三项制度”。定期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及时纠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提升执法公信力。

(三)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完善乡、村两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充实调解队伍力量,加强调解员业务培训,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合力。2024年全年共计收到251起矛盾纠纷,来访群众500余人,成功调解237起,化解率达94.42%,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二是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依法依规接待群众、处理问题,引导群众通过合法合理途径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对于疑难复杂信访案件,积极组织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参与分析研判,依法妥善化解,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二、推进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不足之处一是法治宣传创新性有待提高传统宣传模式多为单向灌输,形式单一,难以契合群众日益多元的信息接收习惯与需求致使宣传法律知识道路堵塞,无法有效转化为内在法治意识。二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治理情境,部分干部对法律条文理解浮于表面,缺乏系统性法治思维架构,在实际工作运用法律思维剖析问题本质,解决问题思维不够。

(二)改进之方。一是创新宣传形式,深耕法治文化土壤。在法治宣传维度,突破传统藩篱,挖掘群众需求,引入新媒体技术与文化创意元素,打造多元立体的宣传矩阵。运用短视频、动漫、线上互动平台等形式,将法律知识通俗化、形象化,提升传播覆盖面与吸引力,增强群众法治意识,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为法治建设筑牢群众根基。二是强化干部赋能,锻造法治建设中坚。针对干部队伍法治素养提升,构建系统培训体系,以典型案例深度剖析为切入,佐以实践模拟、岗位练兵等实战锻炼,强化干部法治思维与实操能力,在行政决策、执法服务等环节贯穿法治理念,提升依法办事效能,以干部能力升级带动全乡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三是优化调解机制,稳固基层和谐根基。着眼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重塑解纷流程与协同网络,整合司法、人民调解资源,建立联动调解平台,运用12345“困难诉求收集平台,精准分流诉求,提前介入、源头化解矛盾。完善调解回访与司法确认机制,保障调解效力,降低矛盾激化风险,以稳定基层秩序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促进全乡社会治理效能持续跃升。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法治学习。2024年,色格孜库勒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历次重要会议精神。一是坚持抓法治思想学习。把法治思想学习贯穿于各项会议全过程,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开展专题法治学习,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治度、讲法治度,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观看法治视频等多种形式,不断夯实法治意识,提升法治思维,提升依法决策与办事能力。二是坚持抓“关键少数”。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本年度共计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4次、会前学法12次,一把手讲法活动2次,集中学习党纪条规24次、开展党纪专题读书班4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2次,同时依托法宣在线平台,组织全体干部在线学法,开展法治考试12次,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三是坚持抓“关键岗位”,落实常态化学法治度,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治专题培训4次,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3人通过行政执法考试,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监督执法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执法人员树立正确执法观念,全面提高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水平。

(二)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法治新格局。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法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全力落实法治建设重大部署、重要举措、重点内容。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包村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依法全面履行行政职能,推动法治建设“一纲要两规划”实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力支持配合相关部门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三是构建法治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强化部署、重大问题强化过问、重点环节强化协调、重要任务强化落实,实现色格孜库勒乡法治建设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总结,形成依法治理工作层层发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新格局,同时,注重培育村“两委”干部、法律明白人和乡村调解员,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调解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法律专题培训,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带动农村基层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与习惯,全面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扛牢责任落实,强化法治建设。一是学习落实党内法规。带头学习党内法规,组织全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监督等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办、国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二是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织密网格单元,打通“神经”末梢,优化整合党建、综治、卫生、民政等各类网格,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实现“多网合一”,构建乡村两级调解网格,发挥好乡村两级调解委员会作用,配备专兼职调解员,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调解率达94.42%下移社会治理重心,推动社会综合治理不断走向纵深。三是强化普法教育。开展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加强法治公共场所建设,通过建设法治图书室、法治宣传栏、法律服务站等,充分融入多种群众易见、愿看、易懂的生活情景元素,以法治宣传图片、法律标语等为载体,生动形象地宣传法律知识,变说教式为自觉接受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法治文化教育和熏陶,形成浓厚法治氛围。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法治政府建设方面。一是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严格执行中的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研判、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提高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执法队伍和执法资源,明确执法职责和执法权限。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法治宣传教育方面。一是创新普法形式。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如,作法治短视频、动漫等,提高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设立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长廊等,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法治思想的氛围。二是开展精准普法。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精准普法活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教育内容,压实法治副校长责任,在中小学开设法治课程,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加强对企业、商铺经营管理人员的法治培训,提高企业、商铺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强化对群众的法治宣传,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三)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的法律服务。加强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二是加强律师队伍建设。持续抓实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队伍的建设和服务,联系包联律师到村开展普法活动,提高辖区法律顾问服务质量和公信力。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人民政府

                                2025317


打开手机扫一扫查看
  • 下一篇:
  • 上一篇:
相关稿件
 
» 正文
 

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时间:2025-03-17 18:05  浏览次数:

2024年以来,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赴新疆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乡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实,不断推进色格孜库勒乡法治体系和法治能力现代化,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法治宣传效果,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一是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法治宣传栏、文化墙等传统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法治建设成果等内容。并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账号等,发布通俗易懂的法治案例、法律解读小视频,提高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2024年每周开展一次法律宣传,全量覆盖四类群体人员,培养法律明白人52人,学法示范户69户。二是针对农村群众、青少年、企业经营者等不同群体特点,开展精准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治进万家”活动,组织志愿者走村入户送法上门,


为群众答疑解惑,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通过主题演讲、模拟法庭等形式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组织企业法治培训,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每周一次对特殊群体进行宣讲。

(二)依法履行职能,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对涉及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充分征求意见、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科学合法,防范各类法律风险,提高决策质量。二是督促乡属各执法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三项制度”。定期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及时纠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提升执法公信力。

(三)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完善乡、村两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充实调解队伍力量,加强调解员业务培训,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合力。2024年全年共计收到251起矛盾纠纷,来访群众500余人,成功调解237起,化解率达94.42%,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二是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依法依规接待群众、处理问题,引导群众通过合法合理途径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对于疑难复杂信访案件,积极组织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参与分析研判,依法妥善化解,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二、推进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不足之处一是法治宣传创新性有待提高传统宣传模式多为单向灌输,形式单一,难以契合群众日益多元的信息接收习惯与需求致使宣传法律知识道路堵塞,无法有效转化为内在法治意识。二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治理情境,部分干部对法律条文理解浮于表面,缺乏系统性法治思维架构,在实际工作运用法律思维剖析问题本质,解决问题思维不够。

(二)改进之方。一是创新宣传形式,深耕法治文化土壤。在法治宣传维度,突破传统藩篱,挖掘群众需求,引入新媒体技术与文化创意元素,打造多元立体的宣传矩阵。运用短视频、动漫、线上互动平台等形式,将法律知识通俗化、形象化,提升传播覆盖面与吸引力,增强群众法治意识,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为法治建设筑牢群众根基。二是强化干部赋能,锻造法治建设中坚。针对干部队伍法治素养提升,构建系统培训体系,以典型案例深度剖析为切入,佐以实践模拟、岗位练兵等实战锻炼,强化干部法治思维与实操能力,在行政决策、执法服务等环节贯穿法治理念,提升依法办事效能,以干部能力升级带动全乡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三是优化调解机制,稳固基层和谐根基。着眼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重塑解纷流程与协同网络,整合司法、人民调解资源,建立联动调解平台,运用12345“困难诉求收集平台,精准分流诉求,提前介入、源头化解矛盾。完善调解回访与司法确认机制,保障调解效力,降低矛盾激化风险,以稳定基层秩序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促进全乡社会治理效能持续跃升。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法治学习。2024年,色格孜库勒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历次重要会议精神。一是坚持抓法治思想学习。把法治思想学习贯穿于各项会议全过程,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开展专题法治学习,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治度、讲法治度,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观看法治视频等多种形式,不断夯实法治意识,提升法治思维,提升依法决策与办事能力。二是坚持抓“关键少数”。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本年度共计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4次、会前学法12次,一把手讲法活动2次,集中学习党纪条规24次、开展党纪专题读书班4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2次,同时依托法宣在线平台,组织全体干部在线学法,开展法治考试12次,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三是坚持抓“关键岗位”,落实常态化学法治度,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治专题培训4次,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3人通过行政执法考试,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监督执法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执法人员树立正确执法观念,全面提高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水平。

(二)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法治新格局。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法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全力落实法治建设重大部署、重要举措、重点内容。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包村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依法全面履行行政职能,推动法治建设“一纲要两规划”实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力支持配合相关部门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三是构建法治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强化部署、重大问题强化过问、重点环节强化协调、重要任务强化落实,实现色格孜库勒乡法治建设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总结,形成依法治理工作层层发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新格局,同时,注重培育村“两委”干部、法律明白人和乡村调解员,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调解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法律专题培训,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带动农村基层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与习惯,全面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扛牢责任落实,强化法治建设。一是学习落实党内法规。带头学习党内法规,组织全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监督等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办、国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二是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织密网格单元,打通“神经”末梢,优化整合党建、综治、卫生、民政等各类网格,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实现“多网合一”,构建乡村两级调解网格,发挥好乡村两级调解委员会作用,配备专兼职调解员,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调解率达94.42%下移社会治理重心,推动社会综合治理不断走向纵深。三是强化普法教育。开展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加强法治公共场所建设,通过建设法治图书室、法治宣传栏、法律服务站等,充分融入多种群众易见、愿看、易懂的生活情景元素,以法治宣传图片、法律标语等为载体,生动形象地宣传法律知识,变说教式为自觉接受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法治文化教育和熏陶,形成浓厚法治氛围。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法治政府建设方面。一是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严格执行中的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研判、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提高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执法队伍和执法资源,明确执法职责和执法权限。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法治宣传教育方面。一是创新普法形式。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如,作法治短视频、动漫等,提高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设立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长廊等,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法治思想的氛围。二是开展精准普法。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精准普法活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教育内容,压实法治副校长责任,在中小学开设法治课程,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加强对企业、商铺经营管理人员的法治培训,提高企业、商铺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强化对群众的法治宣传,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三)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的法律服务。加强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二是加强律师队伍建设。持续抓实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队伍的建设和服务,联系包联律师到村开展普法活动,提高辖区法律顾问服务质量和公信力。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人民政府

                                2025317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