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招商引资的五大关键要素

日期:2020-12-09 20:56  来源:天山网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谈招商引资的五大关键要素

  在现阶段,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各地政府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从层出不穷的招商手段,到花样繁多的优惠政策;从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到周到细致的配套服务,地方政府为了能够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可谓无所不想、无所不做

  面对政府招商引资,有的企业遍地开花,奔走于各地政府之间,妄求取得政策最优解,最后却落下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果,项目落空不说,还耽误了企业发展;有的企业谈色变,不愿与政府接触,在大政府、小企业的思维定式中惨淡经营,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从专业招商角度看,一个项目从谋划到落地离不开五大核心要素支撑,这五大要素中有些是需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从商业角度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有些则需要与地方政府合作谋求企业经营和地方发展的共赢,有些还需要地方政府通过自身改革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政府与企业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市场要素

  这些年不断有人问:项目落地最难的是什么?”其实项目落地最难的就是活下来。几年招商下来发现,有些项目在谋划之初非常不错,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资金层面都没有问题,可项目一落地往往只存活了几个月,甚至有的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浪费了资源不说,还容易让政府和企业陷入纠纷。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在政府的招商攻势下碍于情面,在没有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的情况下草草上马,导致在实际建设运营过程中问题不断。另一方面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缺乏对自身资源、对项目支撑能力的科学调查,对于项目落地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认识不到位。特别是过往的招商工作中往往只重视项目本身的科技含量和资金实力,忽略市场对于项目的认可度(政府本身缺乏对于项目未来市场的科学判断能力),从而出现项目水土不服或是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发生。

  商界大亨李嘉诚曾经说过:做生意要记住,手中永远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你也能挣钱的。要想产品挣钱,就必须要有市场,所以无论是政府招商还是企业经营,一个项目落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市场,如果项目主要针对当地市场,那么当地的对产品的认可度、同类产品特点、地方发展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项目面向的全国甚至全球市场,那么市场规划、地理位置、仓储物流、市场占有率就必须要仔细考虑。总而言之,只有一个项目有市场才能活下来,只有活下来,一切才有可能。

  二、成本要素

  任何企业在谋划项目时考虑最多的应该就是成本。一般项目在核算成本时除了部分原料、辅料受市场影响可能存在波动外,大部分的成本是相对固定的。而招商引资项目企业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与其他项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存在变量因素,即招商引资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成本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经营情况的不确定性和政策兑现的刚性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影响一个项目能否达到预期收益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项目团队、资金、技术等内部因素外,外部市场、竞争对手、突发事件等众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左右项目的成败。而政策兑现往往是建立在企业达到项目预期收益的基础上,有些企业在项目落地前首先关心的是地方政府能够为企业提供哪些政策,甚至有些企业把项目建设运营的关键节点建立在政府政策上,这是十分危险的。政府与企业通过对赌的方式约定优惠政策,就导致政策的优惠力度和企业承担的成本变化风险是成正比的,这在商业领域当中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商业行为。一旦项目经营出现问题导致政策无法兑现,甚至触发对赌条款,项目成本就容易出现激增,甚至陷入与政府的纠纷之中。

  因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企业应把优惠政策作为项目利润的一部分,而在成本核算中自觉将优惠政策因素剔除掉,尽量减少政策兑现的不确定性给项目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实现企业发展与政策支持的良性互动。

  三、人才要素

  现阶段各地方政府都在努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除宏观概念上的地域差别之外,同一地区的不同城市之间区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甚至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了去中心化。相较于一、二线城市,目前大部分城市主要问题的在于对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而高端人才水平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发展的天花板,项目发展同样也是如此。

  随着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之交通日益便捷,人员流动加快,普通劳动力已经不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了。对企业而言,一个地方能否为项目发展提供各类高水平人才直接决定了项目后期能否快速成长。单靠企业自身去解决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企业的趋利性决定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是被动的;另一方面仅靠少量企业自发引进人才的行为,很难形成人才聚集,也导致人才缺乏流动,人才成本偏高。在这个问题上就需要企业跟政府合作,逐步改善地方的人才环境,一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努力为人才发展提供优质的平台;二是政府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制定人才政策,逐步降低企业人才成本;三是政府要有计划地帮助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技术引进带动人才引进,通过技术聚集实现人才聚集,最终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四、服务水平

  企业发展从来不会是孤立的存在,一个项目能否健康发展,除了自身因素外,地方能否为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服务十分重要,这种服务既包括高效的政务服务,同时也包括系统的社会服务。

  在政务服务这方面,这几年各地政府一直在改善地区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政务服务系统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企业仍感觉被服务感不强。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地区虽然不断加强政务服务系统化、信息化的建设,但整体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足。虽然当前进行的行政审批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但实际上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仍然是被动的,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梗阻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系统的更新速度与地方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出现的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进而导致企业被服务感下降。

  社会服务相较于政务服务,其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关系更紧密,包括金融、法律、财务、物流、劳务等方方面面,如果把一个地方的项目承载力比作一只木桶,那么该地区的社会服务水平高低决定了其项目承载力的大小。政务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依赖政府自身的改革,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却需要整个社会经济生态的稳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尽管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对于一个项目的影响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但是从企业角度看,地方政务服务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能否支撑企业发展必须作为纳入企业项目谋划的考虑范围,不能被忽略。从政府角度出发,一方面要强化体系建设,打通系统之间的壁垒,在实现横向信息互通的同时打通纵向传递通道;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社会服务不断完善,以求建设更加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

  五、政策要素

  优惠政策在各地招商引资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蛇口招商开始,优惠政策与招商引资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优惠政策也逐渐成为企业项目落地的一个重要筹码。随着各地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几年来不少关于政策兑现导致的政企纠纷屡见报端,在影响企业对外扩张积极性的同时,也让政府的诚信问题屡屡成为舆论的焦点,使招商引资处于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的尴尬境地。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里面既有政府的问题,也有企业的问题。

  从政府角度出发,一个好的政策包括制定、实施、修改三个方面。首先,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与地方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产业规划紧密联系,要带有指挥棒的作用,只注重与同类地区的横向比较而忽略将地方当前发展水平与未来发展的客观需要相结合,片面追求最大优惠力度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其次,政策本身在制定过程中还要注意实施的可操作性,一是要求政策的制定要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简单说就是谁主管、谁制定、谁实施,二是要求标准要兑现标准和优惠标准要力求准确,通过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政策兑现方式和标准,否则再多的政策也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

  除了政策制定和实施外,能否对政策进行及时准确的调整也是十分重要的。主管部门全程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为后期政策的及时调整修改奠定了坚实基础。各领域的主管部门往往对于自身分管领域最有发言权,其根据主管领域的发展需要和政策兑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主动调整政策,有助于保持政策的活力和实现政策对经济发展支持的最大化。

  就企业而言,对于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要理性对待,在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要清楚政策兑现的要求和方法。随着招商引资工作逐渐成熟,优惠政策逐渐从喂食钓鱼围堰养鱼转变,变化后政府政策是项目发展最好的助燃剂,但绝不是企业起死回生的保命丸。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引导项目发展要立足于自身,只有这样才能使项目不惧风雨、茁壮成长。


打开手机扫一扫查看
  • 下一篇:
  • 上一篇:
相关稿件
 
» 正文
 

谈招商引资的五大关键要素

时间:2020-12-09 20:56  浏览次数:

谈招商引资的五大关键要素

  在现阶段,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各地政府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从层出不穷的招商手段,到花样繁多的优惠政策;从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到周到细致的配套服务,地方政府为了能够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可谓无所不想、无所不做

  面对政府招商引资,有的企业遍地开花,奔走于各地政府之间,妄求取得政策最优解,最后却落下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果,项目落空不说,还耽误了企业发展;有的企业谈色变,不愿与政府接触,在大政府、小企业的思维定式中惨淡经营,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从专业招商角度看,一个项目从谋划到落地离不开五大核心要素支撑,这五大要素中有些是需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从商业角度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有些则需要与地方政府合作谋求企业经营和地方发展的共赢,有些还需要地方政府通过自身改革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政府与企业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市场要素

  这些年不断有人问:项目落地最难的是什么?”其实项目落地最难的就是活下来。几年招商下来发现,有些项目在谋划之初非常不错,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资金层面都没有问题,可项目一落地往往只存活了几个月,甚至有的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浪费了资源不说,还容易让政府和企业陷入纠纷。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在政府的招商攻势下碍于情面,在没有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的情况下草草上马,导致在实际建设运营过程中问题不断。另一方面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缺乏对自身资源、对项目支撑能力的科学调查,对于项目落地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认识不到位。特别是过往的招商工作中往往只重视项目本身的科技含量和资金实力,忽略市场对于项目的认可度(政府本身缺乏对于项目未来市场的科学判断能力),从而出现项目水土不服或是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发生。

  商界大亨李嘉诚曾经说过:做生意要记住,手中永远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你也能挣钱的。要想产品挣钱,就必须要有市场,所以无论是政府招商还是企业经营,一个项目落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市场,如果项目主要针对当地市场,那么当地的对产品的认可度、同类产品特点、地方发展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项目面向的全国甚至全球市场,那么市场规划、地理位置、仓储物流、市场占有率就必须要仔细考虑。总而言之,只有一个项目有市场才能活下来,只有活下来,一切才有可能。

  二、成本要素

  任何企业在谋划项目时考虑最多的应该就是成本。一般项目在核算成本时除了部分原料、辅料受市场影响可能存在波动外,大部分的成本是相对固定的。而招商引资项目企业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与其他项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存在变量因素,即招商引资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成本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经营情况的不确定性和政策兑现的刚性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影响一个项目能否达到预期收益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项目团队、资金、技术等内部因素外,外部市场、竞争对手、突发事件等众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左右项目的成败。而政策兑现往往是建立在企业达到项目预期收益的基础上,有些企业在项目落地前首先关心的是地方政府能够为企业提供哪些政策,甚至有些企业把项目建设运营的关键节点建立在政府政策上,这是十分危险的。政府与企业通过对赌的方式约定优惠政策,就导致政策的优惠力度和企业承担的成本变化风险是成正比的,这在商业领域当中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商业行为。一旦项目经营出现问题导致政策无法兑现,甚至触发对赌条款,项目成本就容易出现激增,甚至陷入与政府的纠纷之中。

  因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企业应把优惠政策作为项目利润的一部分,而在成本核算中自觉将优惠政策因素剔除掉,尽量减少政策兑现的不确定性给项目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实现企业发展与政策支持的良性互动。

  三、人才要素

  现阶段各地方政府都在努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除宏观概念上的地域差别之外,同一地区的不同城市之间区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甚至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了去中心化。相较于一、二线城市,目前大部分城市主要问题的在于对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而高端人才水平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发展的天花板,项目发展同样也是如此。

  随着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之交通日益便捷,人员流动加快,普通劳动力已经不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了。对企业而言,一个地方能否为项目发展提供各类高水平人才直接决定了项目后期能否快速成长。单靠企业自身去解决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企业的趋利性决定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是被动的;另一方面仅靠少量企业自发引进人才的行为,很难形成人才聚集,也导致人才缺乏流动,人才成本偏高。在这个问题上就需要企业跟政府合作,逐步改善地方的人才环境,一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努力为人才发展提供优质的平台;二是政府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制定人才政策,逐步降低企业人才成本;三是政府要有计划地帮助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技术引进带动人才引进,通过技术聚集实现人才聚集,最终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四、服务水平

  企业发展从来不会是孤立的存在,一个项目能否健康发展,除了自身因素外,地方能否为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服务十分重要,这种服务既包括高效的政务服务,同时也包括系统的社会服务。

  在政务服务这方面,这几年各地政府一直在改善地区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政务服务系统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企业仍感觉被服务感不强。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地区虽然不断加强政务服务系统化、信息化的建设,但整体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足。虽然当前进行的行政审批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但实际上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仍然是被动的,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梗阻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系统的更新速度与地方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出现的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进而导致企业被服务感下降。

  社会服务相较于政务服务,其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关系更紧密,包括金融、法律、财务、物流、劳务等方方面面,如果把一个地方的项目承载力比作一只木桶,那么该地区的社会服务水平高低决定了其项目承载力的大小。政务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依赖政府自身的改革,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却需要整个社会经济生态的稳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尽管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对于一个项目的影响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但是从企业角度看,地方政务服务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能否支撑企业发展必须作为纳入企业项目谋划的考虑范围,不能被忽略。从政府角度出发,一方面要强化体系建设,打通系统之间的壁垒,在实现横向信息互通的同时打通纵向传递通道;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社会服务不断完善,以求建设更加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

  五、政策要素

  优惠政策在各地招商引资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蛇口招商开始,优惠政策与招商引资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优惠政策也逐渐成为企业项目落地的一个重要筹码。随着各地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几年来不少关于政策兑现导致的政企纠纷屡见报端,在影响企业对外扩张积极性的同时,也让政府的诚信问题屡屡成为舆论的焦点,使招商引资处于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的尴尬境地。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里面既有政府的问题,也有企业的问题。

  从政府角度出发,一个好的政策包括制定、实施、修改三个方面。首先,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与地方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产业规划紧密联系,要带有指挥棒的作用,只注重与同类地区的横向比较而忽略将地方当前发展水平与未来发展的客观需要相结合,片面追求最大优惠力度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其次,政策本身在制定过程中还要注意实施的可操作性,一是要求政策的制定要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简单说就是谁主管、谁制定、谁实施,二是要求标准要兑现标准和优惠标准要力求准确,通过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政策兑现方式和标准,否则再多的政策也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

  除了政策制定和实施外,能否对政策进行及时准确的调整也是十分重要的。主管部门全程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为后期政策的及时调整修改奠定了坚实基础。各领域的主管部门往往对于自身分管领域最有发言权,其根据主管领域的发展需要和政策兑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主动调整政策,有助于保持政策的活力和实现政策对经济发展支持的最大化。

  就企业而言,对于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要理性对待,在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要清楚政策兑现的要求和方法。随着招商引资工作逐渐成熟,优惠政策逐渐从喂食钓鱼围堰养鱼转变,变化后政府政策是项目发展最好的助燃剂,但绝不是企业起死回生的保命丸。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引导项目发展要立足于自身,只有这样才能使项目不惧风雨、茁壮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