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 合
201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北京市的大力援助下,和田县委、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以“保稳定、促发展”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党政和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实干、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围绕目标抓落实、求真务实促成效,确保2014年度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一、综 合
2014年和田县生产总值(GDP) 达256136万元,同比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278万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7635万元,同比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06223万元,同比增长13.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6%、22.5%、41.5%。按平均常住人口数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721元,同比增长11.6%。
二、 农林牧渔业
2014年度全县农林林渔服务业(可比价)总产值达204587.7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54793.2万元,林业总产值5159.3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1988.08万元,渔业总产值1208.4万元。可比价增加值达84489.58万元,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5.00%。
农林林渔服务业(现价)总产值达213268.8万,种植业总产值162261.6万元,林业总产值5228.22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3071.86万元,渔业总产值1210.79万元。现价增加值达91045.43万元。
——种植业生产
(一)粮食:2014年粮食面积377256亩,同比减少1.98%,粮食产量144273.3吨,同比减少4.45%;其中夏粮面积219733亩,同比增长4.79%,夏粮产量达8.2万吨,同比增长1.07%;粮食单产373.15公斤,同比减少3.54%;其中:冬麦面积为20.22万亩,同比增长4.28%;冬麦产量7.66万吨,同比增长0.63%;单产378.7公斤,同比减少3.5%、玉米面积121223亩,同比减少12.97%,产量达46080吨,同比减少14.55%,单产达380.12公斤、水稻面积36300亩,同增长1.09%,产量达16200.62吨,同比增长1.72%,单产达446.29公斤。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我县播种方式多为林农间作,随着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现有核桃树的生长,林下粮食产量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夏粮单产下降。
(二) 棉花:棉花面积148122.2亩,同比翻2.61倍,产量达13544.8吨,同比翻1.58倍,单产达91.44公斤。
(三)经济作物:蔬菜面积17047亩,蔬菜产量达27678吨、油料面积7882亩,产量695吨、薯类5160亩,产量9182吨、小茴香面积6870亩,产量532吨。
——林业生产
林果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林果经济,初步实现由重规模向重管理、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经营的重大转变;今年和田县“再造一个绿洲”生态工程,全县已完成造林面积81973亩,其中;经济林67382亩,防护林14591亩。农民对传统的种植核桃、葡萄、红枣、杏的积极更高,因价格的因素,水果和干果的收入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从产业化向市场发展,也拉动了全县经济。核桃产量达41538吨,同比增长18.76%。
——畜牧业生产
2014年和田县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切实抓好草原保护与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动物疫病防治和畜牧业科技培训等各项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014年全县牲畜存栏81.99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3.49%,适龄母畜存栏59.38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0.8%,繁殖成活畜59.26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9.33%,牲畜出栏60.21万头只(其中商品出栏48.25万头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71%、8.15%,家禽存栏157.87万羽,比上年同期增长19.73%,家禽出栏478.83万羽,产肉15818吨、产奶4760吨、产蛋3947吨。
—— 渔业生产
近年来,由于名优养殖项目、先进养殖技术的积极引进,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模式,淡水大中型水面开发力度加大,生态养殖、流水养鱼和立体养殖进一步推广,水产品产量达785吨,同比增长0.12%。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73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50.59元,同比增长15.07%,完成年初计划的100%。其中:第一产业人均收入3840.16元,同比增加476.25元,同比增长14.2%,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67.02%。第二产业预计人均收入407.91元,同比增加56.73元,同比增长16.2%,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7.12%。第三产业人均收入313.28元,同比增加59.03元,同比增长23.2%,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5.47%;人均劳务收入达1025.57元,同比增加133.08元,同比增长14.9%,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17.91%;农民从集体再分配人均收入预计为143.08元,同比增加25.49元,同比增长21.7%,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9629.62万元,同比增长19.5%,其中:重工业完成产值63834.52万元,占91.68%,同比增长19.9%;轻工业完成产值5795.1万元,占8.32%,同比增长15.1%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43356.37万元,占62.27%,同比增长25.3%。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28%。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1166万元,同比增长17.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4.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8.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3%。
实施安居工程,全年建成安居富民房7500户,投入资金21375万元;职工周转房348套(其中:乡镇348套),职工集资建房220套,公租房1566套(其中:卫生系统72套,教育系统612套)。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02242万元,同比增长22.8%;从行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887万元,同比下降18.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02378万元,同比增长119.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0977万元,同比下降38.2%。投资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57.4万元,同比增长12.0%。其中,城镇实现498万元,同比增长25.1%;乡村实现19659.4万元,同比增长11.7%。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796万元,同比增长6.0%;零售业实现14298.0万元,同比增长11.2%;住宿业实现113.4万元,同比下降13.9%;餐饮业实现5207.2万元,同比增长15.0%。
六、招商引资工作
2014年全县实施新建续建招商引资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1.37亿元,新建续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7.5亿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6.5亿元的115.4%。其中:新建项目4个,签约资金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24亿元;续建项目7个,本年度计划投资7.3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27亿元。
七、旅游业
2014年全县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共接待游客24.34万人/次,同比增长10.07%;实现旅游收入864.81万元,同比增长10.12%。全县有国家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1家;自治区4星级农家乐1家,自治区3星级农家乐3家。
八、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4087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1810万元增长19.3%,完成年初预算13818万元的101.9%。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1412万元,比上年同期9060万元增收2352万元,同比增长26.0%,完成年初预算数10818万元的105.5%;非税收收入累计完成2675万元,比上年同期2750万元减收75万元,同比减少2.7%,完成年初预算3000万元的89.2%。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522万元,较上年同期1857万元减少335万元,同比减少18%,完成年初预算1405万元的108.3%。全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05209万元,同比增0.9%,政府性基金支出4096万元,同比增长52.6%。
截至201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5609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1.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 57709万元,同比下降5.7%;企业存款余额达 98384万元,同比增长15.3%。各项贷款余额达102132万元,同比增长5.97%。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256512万元,同比增长16.69%;现金支出2243486万元,同比增15.86%;货币净回笼3186万元(2014年年末货币净投放为:2835万元),同比增长10.01%。
九、教育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有193所,其中幼儿园60所、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8所,小学107所、初中21所(初级中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教学点28所。
全县各级各类教学班级有1750个,其中:幼儿园班级326个、小学1011个、初中345个、高中68个,职业高中设了15个专业班。全县双语班有955个;全县在校生为61211名,其中:在园幼儿数10831名、小学在校生数31404名、初中在校生数13495名、普通高中在校生数2908名、职业高中在校生数2573名。
全县小学适龄儿童总数28977名,已入学人数28914名、入学率99.78%,初中适龄少年总数14672名,已入学人数14601名,入学率99.52%,残疾儿童少年总数258名,已入学220名入学率85.27%,15周岁总人数5222名完成初等教育人数5215名,初等教育完成率99.87%,17周岁人生总数5848名,完成初级中等教育人数5782人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8.87%。
全县教职工总人数为3922名(汉族412名),其中专人教师人数为3687名,幼儿园教职工数371名,专人教师数370名,小学教职工数1895名,专人教师数1711名,初中教职工数1320名,专人教师1283名,高中教职工数244名,专人教师数244名,职业高中教职工数92名,专人教师数79名。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2279053㎡,其中幼儿园88839㎡ 、小学1247835㎡、初中518372㎡、高中385340㎡、职业高中38667㎡,校舍建筑总面积有422219㎡,其中幼儿园53845㎡ 、小学128832㎡(含170㎡危房)、初中110523㎡、高中101798㎡、职业高中27221㎡。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下设广播电视台、文工团、文化馆(图书馆)、12个乡(镇)文化站等机构。2014年文广局现有在编人员113人,聘用村村通管理人员21人,电影放映员10人,共有党员40人。图书馆现有藏书2.2万册,有25台电脑免费为广大读者提供网上交流等服务。和田县广播台现开办维吾尔语调频广播频率为99.2兆赫,汉语调频广播频率为97.4兆赫,调频广播2套(维、汉语各1套),每天同步播出时间为16小时。汉语广播覆盖范围在15公里,全县本地广播信号覆盖率为95%。和田县电视台现开办电视节目2套(维、汉语各1套),每天播出时间为17小时,数字有线内2套节目,数字无线传输目前2套维语节目。和田县农村电影服务站现有编制4人,有农民放映员10人,无电影公司,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2472场次以上。文工团设团长1人,现有在编人员46人,聘用人员12人,下乡开展各类文艺演出260余场次。和田县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34 处,消失文物点1处,新申报米提孜麦西来甫等非遗项目16个。目前,和田县有作家协会、书法协会、美术协会、摄影协会、民间艺术协会、京剧协会、电视艺术协会、音乐舞蹈协会、健身舞协会等文艺协会9个,协会成员131人。现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48家,其中:网吧8家、游戏厅3家、音像店14家、打字复印店21家、台球娱乐和休闲2家、从业人员57余人。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17所,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维吾尔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乡镇卫生院13所。编制人数750人(其中在编人数730人),卫生机构拥有编制床位961张,实有床位1080张(其中:县级医院469张,实有420张;乡镇卫生院492张,实有660张)。城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县卫生技术人员613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91人,注册护士(师)126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23人。
十一、人口与环境
据县公安局统计,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0.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823人,同比增长5.5%(男性15.40万人,女性14.76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4%、5.7%)。其中:农业人口28.6万人,同比增长5.4%,非农业人口1.56万人,同比增长7.3%。汉族0.19万人,同比增长3.2%,维吾尔族29.93万人,同比增长5.6%,其他少数民族0.03万人。
十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达10241人,比上年增加978人,同比增长10.56%,从业人员工资总额5.52亿元,同比增长12.2%,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3892元,同比增长3.83%(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6117元,同比增长0.79%)。
从行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年末从业人员78人;第二产业年末从业人员878人;第三产业年末从业人员9315人。
全县开展培训58200/次,其中农牧民致富技能培训16360人次,转移职业技能培训32000人次,汉语培训9840人次;实现就业再就业2396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4.17%,同比增长9.4%;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0294人次,完成任务的100.42%,同比增长2.06%;劳务创收2.73亿元,同比增长15.4%;农牧民人均劳务收入1013.7元,同比增长13.5%。
全年全县“七项”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18.99万人,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823人,参保率为10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1906人,参保率为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217人,参保率为10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7181人,参保率为10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742人,参保率为100%;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568人,参保率为10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43628人,参保率为97%;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49人,参保率为85%,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3.2014年末人口数为公安部门户籍人口数。
4..旅游、招商引资、外贸进出口、金融保险、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等方面数据为有关部门提供。
和田县统计局
二○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